首页>蝉鸣

超基英雄联盟:“海王”冯明远

2022-05-04 11:02:32 作者:投基君 来源:投基演绎法
谁说站在光里的就一定是英雄。

近年来,在赚钱效应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基金作为理财工具。基金经理作为基金的掌舵人,发挥着核心关键作用,可以说是基金管理的灵魂人物,其投资风格和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基金业绩水平和风险程度。优秀的基金经理自然而然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成为基民心中的“超基英雄”。
过去几年,新能源、科技赛道备受市场青睐,一批专注于新兴产业的基金经理脱颖而出,受关注度与日俱增,成为了投资者心中的明星基金经理。但是进入2022年,市场风格突然切换,过去几年热门的赛道遭遇深度调整,众多顶流基金经理业绩大幅回撤,明星光环褪色,投研水平受到质疑。
今天的主角--超基英雄冯明远,正因极致分散的持仓、业绩滑坡、新基金发行过于频繁以及产品重仓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受到投资者质疑。

持股超900只 冯明远成“海王”

冯明远,出生于1983年,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初在平安证券研究所任TMT行业研究员,2014年1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现更名为“信达澳亚基金”,下同)公司,最初也是负责TMT行业,而后对一些偏周期的行业也有研究。
冯明远偏好中小盘,操作特点是持股特别多,因为信达澳亚基金公司具有外资股东背景,公司规定仓位标准最高不能超过5%,所以冯明远的持仓比较分散。虽说分散持仓可以降低个股风险,但是近年来冯明远的持仓却越来越多,多到令人吃惊的地步。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季度末,冯明远所管10只基金中,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持有652只个股,信达澳银精华配置混合更夸张,持股数高达773只,即便持股数量最少的信达澳银领先智选混合,持股数也达到513只。投基君将冯明远所管10只基金全部持股进行排重整理,统计后的数据显示,冯明远在2021年4季度末总共持有28个行业合计922只不同股票。

2.png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持仓超过900只股票,比中证800还多,就快赶上中证1000了,这个持股数就连指数基金经理看了都自叹不如,毕竟宽基指数基金的持股数量也不过如此,在主动权益基金中可以说是蝎子拉屎独一份,“海王”之称名副其实,就是不知道冯明远能不能一股不差的记住自己的全部持仓。
2020年初,冯明远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彼时其跟踪的公司有两三百家,每天都需要看公告和调研纪要。他坦言,这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多年以来,每天按部就班地推进,不自觉地就习惯了这种状态。
如果说每天看两三百家公司的公告和调研纪要就已经不可思议了,那么如今在这个数目已经翻上了三番后,我认为这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我们不去否认冯明远的勤奋,如果说要在基金圈评出哪位基金经理最勤奋,冯明远一定榜上有名。据不完全统计,从业以来,冯明远外出调研近六百次,甚至在2021年不到半年的时间,调研超20家公司,平均每个月要调研3.5家公司,他也被业内誉为“调研狂魔”。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精力毕竟都是有限的,随着所管基金规模越来越大,需要追踪的股票也会越来越多,那么对每只股票的研究投入必然会不可避免的减少。而对于冯明远这种自下而上的选股型基金经理而言,一旦持股数量过多,就会面临研究深度、跟踪频率以及反应及时性难以保证的问题。如果对所追踪的股票都做不到深入的研究了,那么追求过度分散的持仓还有何意义呢?

为冲规模 冯明远沦为工具人

冯明远的代表作是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从2016年10月开始接手,正是在掌舵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时取得的一系列耀眼成绩,一举将冯明远推上了神坛。
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成立于2015年,在成立之初一直不愠不火,冯明远接手后该基金在2019年迎来高增长,逐渐跑出连续三年的超额收益。截至2022年4月1日,该基金近一年收益23.16%,近三年的收益153.36%,总回报为350.17%,均排在同类基金前列。持续优秀的业绩同样带来了规模的增长,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已经由冯明远接手时的5000万元,膨胀到如今的174.77亿元。
或许是身处小基金公司的无奈,走上神坛的冯明远逐渐沦为信达澳亚基金公司的“冲规模工具人”。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1日,冯明远合计管理10只基金产品,其中8只基金是2019年以后发行的。2019年,冯明远发行了先进制造、核心科技两只新基金。2020年,冯明远先后发行了科技创新一年定开、研究优选、匠心甄选两年持有三只新基金,2021年,则在1月22日发行了星奕混合、6月份发行了领先智造两只新基金。
2020年,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了《基金经理兼任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工作指引(试行)》,自5月1日起实施。根据《指引》,基金管理人应当确保兼任基金经理具备充分履职能力,合理调配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0只。
这也意味着如果冯明远不卸任老基金的话,仅剩下1只新基金发行的额度。
2022年开年,信达澳亚基金还是难抵规模诱惑,决定发行由冯明远管理的信达澳银智远三年持有混合基金,该基金于1月12日起公开发售,募集上限设定为100亿元。事实上,在2021年4季度新基金发行已经显露疲态,信达澳亚基金为了抢到“开门红”成为爆款基金,对冯明远的这只新基金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甚至大手笔包下北、上、广、重地标性建筑灯光秀广告进行宣传,同时,信达澳亚基金运用自有资金500万元参与认购,最终,信达澳银智远三年持有混合基金共获得约48亿元认购。至此,仅仅经过短短5年时间,冯明远管理规模就由5000万元膨胀至458.53亿元,规模增长近千倍。
除了频发新基金以外,冯明远所管基金还存在着重仓股高度重合问题。Wind数据显示,冯明远目前管理着10只基金产品,其中,匠心臻选两年持有、精华配置两只产品是与他人共同管理,冯明远独自管理着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一年定开、核心科技、先进智造、星奕混合、领先智选、研究优选、智远三年持有8只产品。
剔除掉匠心臻选两年持有、精华配置两只与他人共同管理产品以及仍未公布持仓的智远三年持有。我们具体来看冯明远独自管理的7只产品前十大重仓股,其中,璞泰来、中兴通讯、天齐锂业、东阳光、宁德时代、欣旺达在7只产品中悉数上榜,三利谱出现在6只产品中,5次上榜的有法拉电子和中科电气,赣锋锂业、方大炭素上榜4次。
5.png

所管基金全线下跌

巴顿·比格斯在《对冲基金风云录》中曾说过:规模是业绩最大的敌人。
冯明远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更适用于规模小的产品,在2020年的一次采访中,他坦陈,在管理规模年均没有超过10个亿的情况下,通过选股能够有效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如今,冯明远面临的挑战是,当管理规模超过450亿的时候,他所擅长的新兴产业已经无法容纳如此庞大的资金规模。在上述采访中,冯明远也表明了今后将会进化自己的投资方法,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但是从其所管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来看,他的投资方法的进化无疑是失败的。
今年以来,由于青睐的新兴产业赛道遭遇深度调整,冯明远掌舵的10只基金产品净值全线飘绿。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除信达澳银智远三年持有混合还在建仓期以外,冯明远掌舵的其他9只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均下跌20%左右,同类排名均处于靠后位置。
6.png

冯明远用了10年时间从默默无闻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用了5年时间让管理规模从5000万到458.53亿元。沦为平庸抑或成为传奇,又需要多长时间?
有时候就是要做正确的事,哪怕会承受无数的痛苦。--《海王》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