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主要指数呈现反弹态势,申万行业涨多跌少。盘面上,沪指上涨2.76%、成指上涨3.24%、创业板指上涨5.04%、沪深300上涨2.04%、上证50上涨1.05%、中证500上涨4.19%、中证1000上涨5.33%、科创板上涨7.28%。行业方面汽车(8.41%)、电力设备(7.87%)、电子(6.26%)涨幅居前,银行(-0.65%)、煤炭(-0.51%)、石油石化(-0.35%)跌幅居前。
上周两市量能回升,北上资金呈净流出状态。上周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8349.32亿,环比上期8303.52亿回升0.55%;两市日均成交量761.91亿股,环比回升0.80%;以人民币计陆股通北向合计流出-73.22亿元,其中沪股通流出-18.75亿,深股通流出-54.47亿。
通胀有所回升,PPI下行放缓。CPI方面上涨明显,食品价格的变动成为一个主要因素,一方面受到4月疫情的影响,居民囤货与物流成本上升成为重要推手;另一方面则受到猪周期猪肉价格触底影响。PPI方面则仍是受到全球商品价格的影响,虽然俄乌冲突导致的影响已相对钝化,商品价格涨幅有所收窄,但上涨趋势仍未出现转变,原材料价格依然偏高。往后看,我们认为当前通胀基本符合预期,CPI上PPI下也符合判断,随着疫情的逐步消退以及地缘局势的钝化,这一趋势或将持续。
M2与社融背离,政策加码值得期待。4月社融低于预期,信贷的走弱成为主要推手,M2与社融同比自19年以来首次出现倒挂,说明融资需求减弱与储蓄意愿的升高,我们认为4月出现这样现象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3月社融冲高,导致4月需求明显回落;二是4月正处于疫情影响的严重阶段,疫情影响了居民消费与企业经营。整体来看,4月社融数据偏低主要受被动因素影响,也就说供给端并未受到约束,央行也表示将“积极主动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认为对4月社融的回落不必过度悲观,外部因素制约需求端,随着疫情消退,未来融资需求也将随之回暖。
通胀相对平缓,社融低点已过,市场或进入磨底期,继续保持耐性。整体来看,市场近期呈现震荡态势,上周主要指数全部收涨,申万一级行业涨多跌少,基本符合我们对5月反弹的判断。4月通胀数据显示当前通胀相对平缓,并未构成对宏观与流动性的明显制约,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通胀未来走势的判断也是CPI上,PPI下,这一趋势或将继续保持。4月是受疫情影响的较严重阶段,4月社融的回落市场有一定的预期。当前上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新增确诊病例已回落至每日1300以下,相关复工复产积极推进,随着疫情的消退,此前因疫情而导致的停工停产以及相关项目也将陆续恢复,预计5月社融等数据或将有所回暖。当前中央稳增长政策正在积极推进,边际放松地产政策等重磅政策相继出台,整体来看,政策面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市场整体仍将继续保持震荡。行业方面可关注稳增长相关行业如房地产、基建等,以及房地产后周期相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