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市场表现
本周各指数均有小涨幅,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涨跌幅分别为2.76%、3.66%和5.84%。本周日均成交额为8354.78亿元,较前一周有小幅下降。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出为73.22亿元,但5月11和13日北上资金净买入为22.28亿元和20.79亿元,不及前一周。除汽车、有色金属、电气设备等少部分板块外,大部分板块估值有所下降。
5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财办指出要统筹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帮扶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住广大市场主体,要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工具。据央行公布4月份社会融资数据显示,2022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跌破万亿,是2020年3月以来的单月最低值,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2013年以来同期的最低值,政策端的支持在稳市场中起着重要作用[71] ,虽然当前市场情绪还是偏谨慎,但是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宽松政策出台稳定经济,提振投资者信心。
三、国内外疫情催生医药板块持续活跃
自3月上海爆发疫情以来,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同时5月12日朝中社报道,朝鲜报告第一例新冠确诊病例,朝鲜宣布实施“最大紧急防疫体系”。朝鲜对5月8日从首都平壤的一例发热患者提取的核酸检测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后发现,该病例感染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亚型株BA.2,国内外疫情使得医药板块持续活跃。在市场风险偏好较低、缺乏投资者信心时,叠加国内外抗疫形势又较为严峻,医药股更加受到资金的青睐,此外,新冠相关产业、中医药等子板块目前受市场关注程度较大,可以重点关注。
投资建议 当前制约市场的两大核心扰动因素是国内疫情掣肘经济发展和国际资金流向。多个板块已达到阶段性低位,但短期内市场量能不足,仍为窄幅区间震荡走势,应更注重价格的性价比。建议短期保持耐心,等待以上制约因素迎来缓解的拐点,从而修复投资者信心,主要以中长期价值投资的角度寻求有效配置。关注基本面已得到正向验证,业绩确定性强的板块及公司,等待修复行情的开启。 1)因疫情带来的囤货需求、供给侧春耕叠加俄乌战争导致的全球粮价上涨等因素,持续看好农业板块的机会;2)看好估值性价比较高的医药和食品饮料板块;3)看好高端制造的军工;4)在房企资金大幅承压的背景下,政策端的相关支撑政策有望出现,利好部分房地产龙及其产业链相关行业;5)关注半导体带来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1)疫情再度加剧的风险;2)政策不达预期的风险;3)俄乌冲突等政治风险;4)美联储超预期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