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美股动荡进一步加速,市场担心美联储可能难以用“恰当好处”的紧缩力度控制住通胀同时又不伤害增长,这一担忧被部分疲弱的业绩所放大。当前主要经济数据显示美国内需依然具有韧性,衰退仍有距离。相比宏观数据,企业盈利特别是美股龙头公司财报也可以提供一些有意思的佐证:
一、整体需求:增速有所放缓特别是对未来指引。一季度,标普500和纳斯达克EPS同比9%和16% vs. 去年四季度32%和39%。管理层对未来指引偏弱,影响了盈利一致预期。
二、线上需求:线上和商品需求筑顶回落。亚马逊提到由于疫情好转后线上购物需求回落;沃尔玛电子商务增速低迷,这与宏观数据中商品逐步筑顶、服务消费还有空间的特点一致。
三、外需:海外需求有所拖累。龙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高,欧洲需求、中国局部疫情升级都对需求和供应链带来一定影响。
四、成本:相比收入增速,利润率的挤压更为明显。一季度标普500利润率降至12.3%(去年四季度12.8%)。多数企业提到,大宗涨价、供应链、库存、人工成本是主要拖累。
五、库存:库存累积至高位反映供应矛盾缓解、或继续缓解部分价格压力并减少进口拉动。沃尔玛和塔吉特都出现库存过多问题。此外,家得宝、亚马逊库存也创多年新高。宏观各环节库存快速回补甚至局部“过剩”现象或继续缓解价格压力,同时对进口拉动也将逐步减弱。
六、就业:修复比预想快,但工资仍偏高。沃尔玛提到劳动力成本上升,也出现一定劳动力过剩问题(overstaffing),是由于疫情改善后返岗速度快于预期,这与近期非农就业和劳动参与率修复信息一致。不过,当前职位缺口较大且非劳动人口返回较慢,可能使工资粘性较大,是通胀回落的主要“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