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第三年,国内消费的“报复式反弹”迟迟没有到来,混沌时刻的悲观论调似乎特别容易引起共情。正如2018-2019年时消费降级论甚嚣尘上,今年在海外大滞胀、美联储紧缩、国内疫情反复、经济复苏青黄不接的复杂背景下,消费者信心都进一步降至历史底部,日本当年“资产负债表不想奋斗”的历史也在成为不少投资者心中的隐忧。
但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目前谈论中国消费陷入日本式低迷还为时尚早:
从长期驱动来看,目前中国居民并未经历资产负债表坍塌,同时国内产业持续升级,经济增长动能仍然较强,国民收入有较大增长空间,消费扩张有扎实的物质基础。
中期来看,今年以来消费持续低迷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疫情限制了消费场景和商品供应,另一方面在于经济疲软背景下的居民收入降速、股市楼市资产价格疲软。但往后看,随着国内稳增长的力度加大、防疫体系持续完善,消费信心的压制因素将在经济复苏的进程中逐一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