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葛兰生子传闻,审视中欧基金造星“后遗症”
2022-05-04 15:38:35
作者:神探
来源:神探财经
葛兰,中欧基金
前段时间中欧基金官宣“大波哥”离职的消息,让周应波离职传闻正式落地。神探没有感到意外,其实去年年底“大波哥”就透露出即将离职的信号,但神探今天想跟大家来讨论关于中欧基金的另一大传闻——葛兰生子(女)。 “行情不好,葛兰生孩子去了”早已在各大论坛传得沸沸扬扬,部分媒体也进行了报道,神探多方求证也没有找到十分确切的证据来证明传闻的真伪,所以神探只能在媒体报道的基础上为大家分析这则传闻。正式开始讨论之前,神探要声明一点,葛兰是否生子(女)属于个人隐私,如果不是“公募一姐”的身份,可能不会在业内引起如此之高的关注,神探更不会因为一则传闻做专门的讨论。葛兰真如传闻所言正在妊娠期或者在任职期间已经生下孩子,秘密休产假,产品交给其他基金经理代管,而中欧基金没有进行披露。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51条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作为女性,葛兰自然有生育自由,享有生育以及何时生育的权利和不生育的自由。因为女性妊娠期特殊状况,极少有女性能够兼顾自身身体和工作,为了保障女性权益和保证工作质量,所以国家为女性职工设置了产假。
即使葛兰妊娠期能够平衡身体和工作,在临产期和产后身体恢复阶段她也很难将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用正常人的思维去考虑,生完孩子也很不现实。因此,通常女性基金经理跟其他国内女性职工一样也要休产假,并将基金交给团队其他基金经理管理。例如,根据工银瑞信的公告,同为“医药女神”的工银瑞信赵蓓于三月底开始休产假,她管理的产品交给谭冬寒、夏雨代管。
不过,时至今日,中欧基金依然没有公告葛兰休产假或者基金更换基金经理。根据监管规定,基金管理人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和基金托管人专门基金托管部门负责人发生变动需要进行披露。假如葛兰正在妊娠期或者在任职期间已经生下孩子,这个过程中,葛兰亲自管理产品的可能性很小,那么中欧基金很有可能在利用葛兰产品不发生基金经理变更的漏洞来规避信息披露,也就是说,葛兰管理的产品很有可能违背监管精神,存在一段时间的基金经理挂名现象。
葛兰真如传闻所言正在妊娠期或者在任职期间已经生下孩子,并且取信中欧基金“葛兰没有休产假”的对外一致口径。
假如上述假设成立,作为女性劳动者,葛兰没有休产假,她个人的权益是否受到了保护?这是否是其个人意愿?最终做出这一决策是否掺杂了来自公司方面的因素影响?假如葛兰自愿放弃休产假,在身体短期内发生重大的情况下,她又能否及时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持有人的利益又有谁来保障?
葛兰生子传闻子虚乌有或者处于妊娠期尚未休产假,只有在这种假设下,中欧基金才能算合规经营,葛兰本人权利和投资人利益没有受到损害。
假如“葛兰生子”传闻完全不存在,那么中欧基金完全没有必要选择在基民面前沉默,澄清事实让基民更加安心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此外,二月底某自媒体的一篇文章直指葛兰拿着上亿元奖金去生孩子,但发出不久之后文章就被删除,仅在转发该自媒体的网站上还有能看到这篇文章,同时中欧基金也没有做公开的澄清。

无风不起浪,传闻沸沸扬扬,中欧基金却没有出来正面澄清葛兰本人的真实情况以及她是否本人在亲自管理产品,让本已扑朔迷离的事件疑点重重。神探认为,即使葛兰真的在休产假,中欧基金也没有动力来主动披露。在去年12月之前,葛兰管理产品对中欧基金的管理费和销售服务费贡献最高(中欧时代先锋、中欧创新未来、中欧明睿新常态原本由周应波管理,2021年周蔚文时间不到半个月,所以没有将以上三只产品创作的收入算到周蔚文身上),葛兰管理产品2021年产生的管理费和销售服务费分别是12.70亿元和2.79亿元,分别占中欧基金所有管理费和销售服务费的比重为24.81%和33.57%,对公司收入贡献远大于周蔚文、周应波以及王培。
透过葛兰生子(女)传闻,周应波离职,神探其实已经隐约看到中欧基金造星“后遗症”。长期以来,中欧基金只注重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发展,对债基、货基和被动投资产品的兴趣甚少,该公司旗下几乎没有指数产品,更没有一只存续的ETF,疯狂“造星”、不断“造神”是中欧基金最典型的打法。正因如此,中欧基金也对自己打造的“星”和“神”极度依赖,生怕基金经理的任何动作(包括离职、休假或者基金经理变更)会对自身产品规模产生不利影响。假若中欧基金当初“造星”没有过度用力,或者对单一产品的规模进行适当的限制,应对突发情况可能会更加从容一些。 神探是一个偏向唯物主义的小散,神探不相信股市中有常胜将军,例如本文中的葛兰担任基金经理时间最长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任职回报较高点接近腰斩。神探认为,客观看待业绩、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是资管机构对大众投资者负责的表现,也是对行业负责的表现。神探觉得,将娱乐圈粉丝经济引入到投资领域百害而无一利,投资不应当过度宣传个人英雄主义,合理的制度激励、完善的决策机制、密切的团队协作才是公募行业健康发展、产品业绩长虹的基石,依靠基金经理人设获得的规模和流量更像是饮鸩止渴,长此以往失去的不光是投资者对单一公司和单一基金经理的信任,更加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最后,神探在此声明,本文无意针对中欧基金,更多在揭示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行业问题,只是中欧基金“造星”后遗症的比较突出,并且近期周应波离职和葛兰生子传闻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在这里详细说一下。 回过头来看神探前面分析的三种情况,假如情况一和情况二成立,那么对中欧基金非常不利,只有情况三成立,对任何一方都是皆大欢喜的结果。神探从内心深处也希望中欧基金没有做任何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希望看到中欧基金做出积极的回应,渴望看到事件的真相,神探也相信购买葛兰产品的400多万投资者同样期待中欧基金来解答心中疑问。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