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以来,美加征关税政策搅动全球市场风云。这场风暴或许将加速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在此背景下,中国科技股正迎来新的投资逻辑。
近年来,随着美国对华加征关税、限制技术出口等措施的实施,中国科技企业面临外部压力的同时,也激发了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贸易战促使中国加速推进国产替代,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高科技领域成为政策支持和资本关注的焦点。中国科技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科技股的投资逻辑正从单纯的出口导向转向国产替代、内需驱动和高端制造。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支持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科技股有望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来看,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转型阶段,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席卷而来,在当下的投资领域,科技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瞩目的核心投资主线。自去年『9.24』以来,A 股科技板块全面复苏,截至今年 3 月 31 日,科创综指反弹超过 56%(数据来源:Wind 2024/9/24-2025/3/31)。
在本次科技股爆发的行情当中,一位擅长『硬』科技投资的宝藏基金经理进入了投基演绎法的视野——中欧基金邵洁,其管理的『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截至今年 3 月 31 日,近一年收益为 79.5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25.79%。与此同时,『中欧智能制造混合』于 3 月 3 日发布公告宣布限购,单日限额 10 万元。
『硬』科技价值挖掘好手
投基演绎法认为,邵洁能够在本次科技股爆发行情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她『研而优则投』的背景。作为中欧基金中生代的优秀代表,邵洁毕业于美国杜兰大学金融学硕士,曾任国金证券电子行业研究员,安信证券电子行业高级分析师;电子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团队第一名核心成员(2014-2015 年)、电子水晶球最佳分析师团队第一名核心成员(2014-2015 年)。
2016 年 4 月加入中欧基金之后,邵洁仍旧从研究员开始做起,在不断的积累和沉淀中,也逐渐完成了从卖方到买方的转变。2020 年 2 月,邵洁成为为『中欧科创主题3年封闭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之一。同年 10 月,邵洁与刘金辉等共同管理『中欧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混合』。2022 年 3 月,邵洁独自担纲『中欧智能制造混合』基金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邵洁是业界少有的专注于『硬』科技领域投资的女性基金经理。而女性视角也使得邵洁对『硬』科技行业的周期性把握更为精准。
2018 年初,邵洁尚在担任研究员。她敏锐地察觉到 4G 与 5G 时代之间的投资空档期,率先洞察到行业基本面与估值之间的严重不协调,并鉴于国际客户订单风险较高,提出了规避风险的建议。到了 2019 年初,邵洁又及时提出了半导体行业即将迎来拐点的观点。2022 年,邵洁再次敏锐地观察到 TMT 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当时她看好新能源、光伏、云计算和半导体四大领域。2023 年,在市场情绪大幅波动的时候坚持看好硬科技行业,并不断加大关注。
以『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为例,2022 年,『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行业配置比较均衡,主要分布于电力设备、电子、机械设备以及计算机行业。2023 年开始,邵洁坚持看好硬科技行业,果断降低新能源行业的配置,转而大幅调高了与半导体、AI 息息相关的电子行业的配置。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行业配置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分类为申万一级行业 投基演绎法整理
在个股的选择上,邵洁偏好挖掘具备可持续盈利能力、成长性较强、技术组织架构和管理层较好的公司,并提前布局。
同样以『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为例,该产品 2024 年四季报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24 年末,其前十大重仓股主要分布于「半导体」、「消费电子」、「乘用车」、「光伏设备」、「生物制品」、「医疗服务」等科技成长行业。其中,半导体企业(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有五只,合计权重达 32.13%,覆盖了集成电路制造、模拟芯片设计和数字芯片设计等环节。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投基演绎法整理
邵洁并不拘泥于短期估值,而是看重公司的长期价值。体现在持仓中,就是在选对股后,邵洁敢于长期持股。
前瞻性布局业绩飙升
凭借邵洁前瞻性的布局与专业的投研能力,『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走出了一条漂亮的净值曲线。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近一年收益为 79.5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25.79%,同类排名第 2(2/1773)。
中欧智能制造混合A业绩表现
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邵洁目前在管的其他两只产品——『中欧科创主题A』和『中欧创新未来』表现同样出色——『中欧科创主题A』近一年收益 75.6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12.87%,同类排名第 1(1/220);『中欧创新未来』近一年收益 45.3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11.30%,同类排名前 2%(27/1773)。
当然,基金经理的成绩大都不是靠单打独斗取得的,从来都是与其所在的平台以及背后的团队密不可分的。
据悉,邵洁所在的中欧基金科技战队,成员多为清华、交大等理工科背景,共同深耕于产业链研究。
截至目前,中欧基金科技战队共有 13 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 12 年,投资年限约 6 年。此外,中欧基金科技战队在大科技领域还包含计算机研究员、传媒研究员、通信研究员、电子研究员、互联网研究员、半导体研究员等约 12 位行业研究员,分布在科技组、制造组里。2023 年下半年,科技战队特别增设了 AI 研究员和人形机器人研究员两个岗位,同样极具前瞻性。
目前,中欧基金科技战队基金经理共计管理超 20 只科技主题基金,从上游的半导体、AI 硬件,到中游的大模型,再到下游应用端的消费电子、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全覆盖,既包含了主动管理的行业精选,也涵盖指数化工具,满足不同的投资偏好,同时也配置了港股科技主题、科创主题,整体实现对科技产业链的全面布局,力争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丰富的选择。
写在最后
尽管指数投资在过去几年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目光,热度持续攀升,但在科技领域,主动权益基金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科技行业以其快速的技术迭代和高度的不确定性而闻名,这使得主动选股策略或能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投资者在关注指数投资的同时,合理关注主动权益基金,能为投资组合增添更多的增长动力。邵洁,这位『硬』科技投资宝藏基金经理,或许会是大家的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