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A股三大指数全天震荡走高,沪指逼近3100点,创业板指领涨。
截至收盘,沪指报3093.70点,涨0.65%,成交额为3517亿元;深成指报11230.16点,涨1.23%,成交额4383亿元;创业板指报2369.09点,涨1.62%,成交额1435亿元。
盘面上,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汽车、有色金属涨幅居前,建筑装饰、房地产、医药生物、农林牧渔行业表现不佳,跌幅均超过1%。概念板块方面,盐湖提锂、汽车整车、锂矿板块表现活跃,港口、黄酒、新冠特效药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汽车整车、盐湖提锂、锂矿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板块表现强势,带动相关主题ETF纷纷大涨,锂电池ETF(159840)大涨4.69%,成交额超9500万,近5个交易日涨幅逾11%。新能源车ETF(515030)涨幅也超过4%,成交额超4亿元,近5个交易日涨超10%,最新规模为85.37亿元。另外,新能源车ETF(159806)、智慧电车ETF(560000)、电池30ETF(159757)等相关ETF涨幅也超过4%。
市场反弹进程中,年初至今跌幅较大的新能源汽车和电子等行业反弹力度较大,也反映了市场对于二季度相关产业复苏的愿景。此外,自4月下旬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政策,5月上旬以来各地政策陆续进入启动期,有望对中短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起到提振作用。投基君认为,短期内投资者可以考虑借助新能源车ETF(515030)分享板块反弹红利。
今日,港股开盘后高开高走,恒生指数涨3.27%,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大涨近6%,舜宇光学涨超13%,比亚迪电子、理想汽车涨超9%,京东集团、阿里巴巴涨超7%,哔哩哔哩涨近7%,网易、腾讯涨超6%,摩根大通今日集体上调多家互联网公司评级,对腾讯控股评级上调至超配,目标价由265港元上调至470港元;对阿里巴巴也上调至超配,港股阿里巴巴目标价由75港元上调至130港元,美股阿里巴巴目标价由75美元上调至130美元。
受益于港股科技板块的大涨,今日,多只港股跨境ETF迎来大幅上涨,中概互联ETF(159605)、中概互联网ETF(159607)涨逾6%,恒生科技指数ETF(159742)、恒生科技ETF(513130)、恒生科技基金ETF(513380)、恒生互联网ETF(513330)等涨超5%。
浙商证券认为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恒生科技迎来估值底、政策底、盈利底共振,进入战略配置窗口。
1、估值底:调整充分
就恒生科技的位置而言:
一、自2021年初以来恒生科技跌幅达69%,调整幅度已经接近历史上的极端调整情况,如2002年纳斯达克、2008年上证指数和2015年创业板;
二、2022年以来恒生科技成分股回购规模爆发式增长,远超历年同期水平;
三、恒生科技的市盈率处在2020年7月以来2.3%的分位数,市净率处在0.7%的分位数。
以史为鉴,2002年纳斯达克、2008年上证指数和2015年创业板超跌后,随后指数的修复幅度较为可观。
2、政策底:日益清晰
自3月16日金融委会议以来,互联网平台的政策底日益清晰,平台经济和游戏等领域政策暖风频出,支撑行业基本面和风险偏好改善。
3月16日,金融委会议提到,关于平台经济治理,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完善既定方案,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3、盈利底:逐步显现
结合互联网组观点,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恒生科技权重居前公司,基本面或在Q2触底。
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疫情的恢复,整体业绩将出现提升;另一方面,游戏行业可以期待出海业务带来增量,电商行业可以看到竞争格局趋缓。
结合Wind一致盈利预测,阿里巴巴-SW、美团-W、小米集团-SW、京东集团-SW、百度集团-SW等净利润增速均在2021年触底,2022年和2023年均有所改善。
近期随着美股风险逐步出清,恒生科技将逐步迎来转折向上拐点,把握短期美股波动带来的配置良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通过配置ETF布局恒生科技板块是最合适的选择。
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513330)成立于2021年1月26日,跟踪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上市日期为2021年2月28日,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分别为每年0.50%、0.15%,基金经理为徐猛。截至2022年5月17日,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最新规模为230.51亿元,上月日均成交超过22亿,流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