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2 08:59:58
作者:诺安基金
来源:诺安理财狮
诺安基金,A股
2023年6月第2周5个交易日市场有所调整,日均成交额8963亿元,除上证指数外,各主要指数均有所调整。上证指数上涨0.04%。沪深300和万得全A分别下跌0.65%、0.89%。中证500、中证1000分别回调1.57%和1.97%。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下跌1.97%和4.04%。北上资金净流入17.29亿元。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传媒、通讯和计算机板块分别上涨2.94%、2.90%和0.93%,或因AIGC概念持续推动。银行、房地产和家电板块分别上涨2.98%、1.41%和2.99%,市场对地产政策预期或再度提升。受国内经济数据变弱影响,机械和基础化工板块分别下跌2.79%和2.71%。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或受龙头股影响,下跌4.00%。
5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从4月的增长8.5%回落至-7.5%,显著弱于市场一致预期的-1.8%。分国别和产品的出口额增长普遍下降,机电产品、尤其电子产业链需求再度转弱。此外,全球制造业周期或有再度减速的早期迹象,中国对欧美及亚洲上下游制造业产业链的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目前数据判断,6月出口增长可能仍然面临压力,中国出口虽然保持相对韧性,但仍面临全球、尤其亚洲邻国需求放缓的影响。分产品看,出口增速广谱性下行。5月单月出口增长贡献下降较多的是机电产品,而去除基数 “噪音”,从两年复合增长来看,轻工纺织需求走弱较为明显,可能是此前疫情期间订单滞后释放因素退潮。分国别看,在基数走高的情况下,对几乎所有国家出口增速均出现回落,从两年复合增长来看,对美国出口总量拖累更为明显——总体而言,对亚非拉国家出口增长仍明显高于欧美。5月CPI同比录得0.2%,略高于4月的0.1%,较市场一致预期的0.2%持平,核心CPI同比增速从4月的0.7%回落至0.6%,PPI同比较4月的-3.6%进一步下行至-4.6%,低于市场预期的-4.3%。价格指数数据显示内需回升动能或偏弱。食品CPI同比从4月的0.4%上行至1.0%,显示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的部分缓解,食品CPI环比亦从4月的-1.0%略收窄至-0.7%,高于5月季节性-1.2%,或体现五一假期餐饮等需求提振。非食品CPI同比从4月的0.1%回落至0%,能源价格下行及汽车手机等耐用品价格仍处低位为主要拖累项。交通通信分项同比跌幅再度扩张至-3.9%。其中,五月部分车企再度出台购车价格优惠政策,交通工具价格同比走阔至-4.2%,显示车企去库压力犹存;而受电子产业周期下行的影响,通讯设备价格同比下行2.0%。此外,5月油价再度回落,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下行-11.1%,成为非食品CPI同比的另一个主要拖累项。5月生产资料价格大幅,煤炭、石油加工、黑色有色、计算机环比回落较多。具体看,原材料采掘、加工及能源价格受需求回落影响明显下行。首先,受去年同期能源价格的高基数影响,5月PPI煤炭、石油开采同比进一步回落至-13.1%和19.1%;其次,黑色采掘、加工行业同比跌幅亦走阔至14.5%和16.8%,显示基建、房建需求总体仍偏弱。此外,外需相关行业景气度随外贸活跃度下行,通用、运输设备制造业价格环比增速分别录得-0.1%和0%。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行0.1%,环比下行0.2%。分项看,食品和衣着价格分别环比下行0.3%和0.1,但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下降0.4%,特别是汽车、计算机等价格环比处于低位。往前看,6月猪价或继续回落、而鲜菜可能受气候影响持续高位,而汽车手机等耐用品去库周期仍在持续,整体而言CPI或承压,PPI或仍在筑底阶段。AMD将推出下一代芯片Instinct MI300,这是AMD首款数据中心/HPC级的APU。Instinct MI300包含24个Zen4CPU内核,融合了CDNA3和8个HBM3显存堆栈,共包含128GB HBM3显存和1460亿晶体管,采用Chiplet封装,将CPU、GPU、内存封装为一体,从而大幅提高性能和运算效率。人工智能激化算力需求,Instinct MI300有望改善GPU等核心硬件供应压力。当前大模型在“大参数+大数据”的发展方向上稳步前进,训练阶段模型参数和训练集规模增长迅猛,推理阶段用户接入数量和访问频次高速上行,总体看算力需求呈指数级上升。而因产能、运算性能等限制,GPU等硬件的供应和升级是AI发展必解之题。AMD发布Instinct MI300后,新品加入或缓解供应压力,而性能升级或加速AI发展。我们建议关注服务器行业及相关公司,服务器是算力需求的现实载体。AI服务器专用于大模型训练与推理等AI场景,在此轮成长浪潮之下有望快速放量。重点关注:1)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主题,关注信创、AIGC、产业供应链安全。2)国有上市公司估值修复机会。3)半导体周期复苏机会。后续跟踪:1)疫情影响消退下的地产、基建、消费数据,2)美国货币政策和全球衰退预期,3)俄乌局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