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投资者的交流中,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投基君抱怨过现在的股票投资越来越难,目前A股全市场有超过5000只个股,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一一进行研究,从而选出好的股票进行投资。
其实对于股票投资,投基君认为把高深复杂的研判,浓缩于透明高效的工具,会变得轻松简单。而 ETF 正是一种让股票投资变得简单的工具。
本期的投教分享,投基君就来告诉大家 ETF 是如何解决『股票投资难』这个问题的?
ETF 是指数基金,其份额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投资者可如买卖股票那样买卖 ETF 份额(且免印花税、过户费),获得与标的指数基本相同的回报率,因此,ETF也常被称为『大股票』。
在二级市场参与A股股票和股票型ETF投资要素对比
注:数据信息截至2023年1月。管理费、托管费按照基金法律文件设定的数值整理,具体情况请以法律文件规定为准。印花税、过户费具体收取方法和标准请以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发布的文件规定为准。
指数化投资的基本理念是获取所投资市场(或板块)的「平均收益」。部分纵横『股海』的股民总会认为 ETF 太『肉』,还不如买对一两只股票,『拉几个涨停板』赚钱快,既利索、又刺激。然而,近十年来,市场环境时过境迁,投资观念也已悄然发生改变。
老股民面临的老问题
精选个股是一个要力争提高胜率的判断过程,并非易事。例如,若采用『自上而下』的框架选股,大致需递进完成三轮判断:宏观(经济和市场趋势等)-中观(行业景气度等)-微观(上市公司质量等),每轮判断都大有学问。面对海量的信息,判断次数越多,出现偏差的概率就会越高,其中一个环节、甚至一个细节看走眼,即大概率会选股失败。
对于「时间精力」和「研究能力」有限的普通股民,股票数量较少时,要『做作业』、选个股,也仅能勉强应付,而当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长后(见下图),选股难度会越来越大,难免因需大海捞针而束手无措,稍有不慎即可能『入坑』,这一点在 A 股结构性分化行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如何化繁为简、提高胜率的问题,摆上了股民的桌面。此时,ETF 这只『大股票』对个股投资的替代作用也开始获得更多认同。
A股上市公司家数(家)
用ETF『篮子』让股票投资变简单
做好个股精选,对于普通股民并非易事,需耗费大量时间精力收集众多上市公司信息数据,要认知研判的维度从「股东结构」、「管理层能力」到「商业模式」、「技术壁垒」,从「财务质量」、「估值方法」到「竞争格局」、「成长空间」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人人都渴望成功牵住『牛鼻子』,也会常因担心百密一疏而寝食难安。ETF 则提供了相对「简单」、「透明」、「有锐度」的工具。
ETF 跟踪标的指数,归集有一定共性的股票,普通股民通过参与 ETF,用整体性思维分析,可有效简化投资决策过程。例如,看好市场大方向时,可买入代表性「宽基指数 ETF」,这个过程大致做一次市场趋势判断即可;看好某一行业机会,买入对应的「行业 ETF」,这个过程也只需把判断推进至第二轮(中观层面)即可,不用过多纠缠于个股细节。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进行判断的步骤环节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也就有望降低。
同时,ETF 将指数成份股装入『篮子』里,买入 ETF 份额,相当于一次性完成股票组合投资,有助于分散个股风险,即便有某只成份股『爆雷』,组合业绩也大概率不会明显『伤筋动骨』。若集中持仓单一个股,一旦『踩雷』,则可能损失惨重。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ETF 还可帮助降低其参与股市的门槛。目前,ETF 单位份额一般价格不高,一手(100份)即可买卖,多数产品一百元左右或两三百元就能『上车』入门。对于不甚熟悉或不大方便参与的市场(如香港地区等境外市场),以及对于信息获取和研究难度大、专业知识水平要求更高的行业(如医药、军工、电子等),众多 ETF 也十分友好地提供了方向领域不同、细分切口大小各异的解决方案。
归集和浓缩能让复杂的事情变简单。ETF 将上市公司无数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故事』,有规则地浓缩进那一个个『篮子』里,使投资者能感知到、得益于其带来的简单和便利。
以上就是本期投教内容,如果你对更多 ETF 知识感兴趣,请继续关注投基君的投教知识分享吧!
数据及图表来源:易方达投资者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