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第2周5个交易日市场估值进一步修复,日均成交额回升至9790亿元。各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表现,小盘股优于大盘股,上证指数、沪深300和万得全A分别上涨0.27%、0.07%和1.06%。中证500和中证1000分别上涨1.14和1.93%。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1.88%和1.64%。北上资金净流出79.52亿元。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在海外风险边际释放,国内权益市场风险修复的背景下,传媒、计算机和通信板块,分别上涨4.95%、4.35%和3.81%。受国际商品价格影响,有色金属、钢铁和石油石化表现较弱,分别下跌0.89%、1.05%和1.66%。
10月美元计价出口增速从9月的-6.2%回落至-6.4%,低于市场预期的-3.1%;剔除基数原因,出口两年复合增速从9月的-0.9%回落至-4.1%。10月美元计价进口金额同比增速由9月的-6.3%转为正值、回升至3%,显著好于市场预期。出口回落可能受到中秋节假期移位和欧美需求走弱的共同影响。分产品看,主要商品出口同比增速大多有所下降,除手机以外的电子产业链出口有所回落;箱包、玩具、家具等消费品出口不强,汽车出口维持较高景气度。往前看,短期内出口增速受低基数提振,下行空间相对有限。值得关注的是,10月进口增速显著超市场预期,显示财政宽松加码下内需有所好转,仍需要继续关注地产、地方化债和消费等领域政策效果。后续我们将继续通过高频指标实时追踪出口表现。
2023年半导体和元器件行业整体处于去库存阶段,在供给端矛盾逐步消除的过程中,4Q23至1H24是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终端新品发布密集期,我们认为终端需求的创新和总量的温和复苏或有望为板块企业带来收入和利润的逐季度回升。其中,驱动类芯片、射频前端芯片、SoC芯片展现出较高的增长势头,存储芯片价格已进入相对低位区间,面板价格跌幅持续收窄,模拟和功率器件虽然仍然处于下行期,但我们认为随着尾部出清,市场有望恢复健康;被动元器件以及PCB供需关系也有逐步企稳趋势。同时,我们认为半导体产业上游的设备、零部件、材料以及关键软件的补短板和份额提升是半导体大制造板块的长期不变的投资逻辑,坚定看好国产化率的提升。
重点关注:1)国产替代及顺周期板块,2)AI
后续跟踪:1)地产、基建、消费数据、价格指数数据,2)海外经济数据和金融风险,3)中东局势变化,4)中美科技摩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