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第2周5个交易日市场风险偏好延续下降趋势,日均成交额跌至6851亿元。各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调整。上证指数、沪深300和万得全A分别下跌1.61%、1.35%和1.47%。创业板、中证500、中证1000和科创50分别下跌0.81%、1.43%、1.79%和3.64%。本周北上资金净流出24.39亿元。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2.02%,或因行业进入筑底期,光伏价格首见反弹,市场预期随着海外需求改善,行业供给格局边际向好。消费者服务板块在行业部分龙头公司业绩超预期的背景下上涨1.58%。有色金属板块在碳酸锂价格阶段性上涨的背景下上涨0.08%,表现出较强韧性。受市场风险偏好影响,传媒、国防军工、通讯、计算机和电子板块表现相对较弱,分别下跌3.05%、3.18%、3.22%、4.18%和4.22%。
美国23年12月CPI环比超预期,核心CPI环比符合预期。12月CPI环比从0.1%回升至0.3%,高于市场预期的0.2%,同比回升至3.4%;核心CPI环比持平于0.3%,符合彭博一致预期,同比回落0.1pct至3.9%。尽管CPI环比超预期,但联储关注的核心PCE环比或维持在0.2%附近,12月CPI数据不改变联储对美国通胀走势的判断。具体看:核心商品通胀在连续6个月为负后首次回到0,而房租和等价租金总体回落,酒店住宿等分项或受圣诞提振有所回升。往前看,虽然12月CPI环比超预期,但美联储关注的核心PCE通胀或仍在下行,12月CPI数据不改变联储对美国通胀趋势的判断,因此不排除美联储最早3-4月首次降息。
2023年12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从11月的0.5%回升至2.3%,高于市场预期的1.5%。剔除基数效应,出口两年复合增速从11月的-5.1%小幅回落至-5.5%;12月美元计价进口金额同比增速由11月的-0.6%回升至0.2%,高于市场预期的-0.5%。总体看,12月出口趋势大体平稳,出口同比增速改善主要受到基数效应提振,红海事件可能产生一定扰动。进口增速整体改善,内需或边际改善。分产品看,电子产业链和轻工消费品等商品出口同比增速均改善。分国别和地区看,对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口回升。2023年全年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4.6%,进口同比增速-5.5%。往前看,短期内出口增速或受电子产业链回暖和全球制造业低位企稳提振。
2023年12月社融同比增速小幅上升,主要由政府债同比多增提振,而私有部门融资需求仍待修复。具体看,2023年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元,同比少增2,401亿元,主要由于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新增社融1.94万亿元,同比多增6,169亿元。由此,12月社融同比增速从11月的9.4%小幅加快至9.5%。从分项看,12月社融同比多增,主要由于政府债与企业债净发行同比多增,其中政府债扩容是靠增发国债拉动,而企业债净融资同比多增是因为2022年12月债市舆情事件导致的低基数。货币增长方面,12月M2同比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至9.7%,主要由于居民存款同比明显少增。M1同比增速持平于1.3%,反映企业现金流仍待改善。
作为每年科技风向标的CES,今年VR/AR领域所呈现的新趋势,不仅是对过去技术积累的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展望未来,VR设备作为技术密集型产品,集成了光学、传感、通信、人体工学等多种技术,不论是在提高沉浸度和优化产品完成度环节,亦或者是新技术开发应用方面,都存在明显算力黑洞,是新一代消费算力平台。苹果MR上市在即,有望重新定义VR产品体验以及使用场景,将对市场以及产业链产生较大影响,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重点关注:1)国产替代及顺周期板块。2)AI 。
后续跟踪:1)地产、基建、消费数据、价格指数数据,2)海外经济数据和金融风险,3)中东局势变化,4)中美科技摩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