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方面,债券市场继续表现较强,30年保持强势,利差持续压缩。一是对保险协议存款的规范,据报道,保险资管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等募集的资金应填入“同业存放”科目,不得计入一般性存款,否则有可能被认定为“虚增一般性存款”。这加大了保险、理财对于债券资产、尤其是长期限债券的配置压力。二是资金面保持宽松,尽管资金利率维持在政策利率附近,但资金面贵而不紧。三是权益市场在持续上涨后出现震荡,小微盘股单日出现下行,风险偏好的趋势陷入波折。
基本面方面,春节期间电厂日耗大幅下行,煤炭库存显著提升,节后港口煤价上行。节后钢铁供给继续收窄,钢材表观需求虽环比改善,但力度有限;高炉开工率环比下行,主要钢厂产量继续探底。焦炉生产率边际下行,但化工产业链开工边际回升,化工产品价格普遍提高。下游半钢胎开工和江浙织机开工率均显著提升,但相较节前的相对位置仍有回升空间。全国货运流量处于近年春节同期新低水平。
流动性和政策方面,从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于汇率的担忧仍然存在,但表述有所弱化;重提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这对流动性可能形成利好;财政政策方面,专项债发行速度显著慢于往年同期,这可能是由于去年增发国债的资金仍在下达使用;后续需要关注两会对于经济增速目标、财政赤字目标和全年专项债发行规模等重要指标的定调。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整体来看,债券市场仍然表现较好,期限利差持续压缩。货币政策方面先后进行了存款利率降息、降准、再贷款再贴现降息等,最终带动5年LPR非对称调降。当前处于货币政策主要操作已经阶段性完成,但其他政策尚未跟上的状态,因此行情将延续此前趋势,表现震荡偏强。密切关注地方债、国债发行速度。
股市方面,上周A股市场涨势放缓,主要宽基指数录得正收益,创业板指跑赢上证50,中证1000跑赢沪深300,中小盘股相对领跑,市场赚钱效应与风险偏好继续改善,两市成交量再度回升至1万亿元以上。市场自底部反弹以来,上证指数实现连续8个交易日反弹11%以上并接近本轮下跌起点,资金止盈需求增加,导致A股上周前半周上涨动力不足,尤其在上周三成交巨幅放量,全天两市成交额突破1.36万亿元,大盘冲高回落,多空分歧扩大,但后半周指数继续上探箱体上沿,维持上行趋势。市场风格再度回到科技TMT、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长久期板块,而红利、稳定类资产再度跑输。上周中央财经委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此次以旧换新的范围不仅仅包括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还包括各类生产设备,受利好政策推动,工业母机概念全线爆发。海外利好持续映射A股市场,特斯拉Optimus最新视频显示动作更加流畅、贝佐斯、英伟达等投资人形机器人创企Figure AI,机器人相关板块表现较好。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举行,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带动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居前。具体来看,计算机、电子、通信、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行业领涨,银行、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煤炭、房地产等行业跌幅居前。
权益市场延续反弹趋势,流动性与预期的共振修复支撑驱动短期向上,但内外宏观惯性延续下,中美利差修复动力较弱,市场估值依然承压。从国内看,2月制造业PMI读数49.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读数51.4%,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9%,与上月持平。综合来看虽然制造业PMI仍未有恢复,但服务业恢复速度较快,表明经济活动正在缓慢恢复,给予股市一定向上动能。从海外看,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47.8%,原低于前值的49.1%和预期值的49.5%,需求与生产的共振回落是主要拖累,制造业活动连续第16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美国1月PCE环比增长0.3%,核心PCE环比0.4%,创下2023年2月以来最大增幅,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录得2.8%,为2021年3月以来最小增幅,三项数据均持平市场预期。PMI与PCE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对通胀偏离下行轨道的担忧。美联储年中降息的预期进一步得到巩固,美债收益率走低,美元指数下跌,纳指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