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方面,债券市场波动性增大。一是央行公开市场和MLF投放缩量,但资金面相对稳定;二是特别国债发行方式传言多次扰动市场;三是1-2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生产偏强,但市场理解为利空出尽,持续性不强,并未带来过多冲击。
基本面方面,1-2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生产和制造业投资较强,地产尚未好转。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7%,预期4.3%,前值6.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4.2%,预期3.0%,前值3.0%。其中,中国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预计-12.2%,前值-9.6%。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可能存在以下原因:一是全球制造业周期企稳回升,出口逐渐好转,带动工业生产;二是前期国债增发和设备更新改造等政策落地,带动投资增速回升。但从产销率水平看,经济仍然存在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问题,需求仍然形成经济复苏制约。
流动性和政策方面,央行逆回购缩量,投放小于100亿,MLF也缩量续作。一方面,当前存单利率低于MLF利率,银行对于MLF的需求减少,央行表示完全满足金融机构需求。另一方面,3月是传统的财政支出大月,财政因素可能对流动性形成利好,央行缩量或主要为维持资金中性。后续迎来地方债、国债、特别国债发行,但特别国债发行方式、发行时间均为确定,需要密切关注发行节奏。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整体来看,债券市场在收益率低位波动加大。基本面方面,地产下行趋势并未改变,1-2月数据超出预期,但产销率较低,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存在。2023年化债后,高息资产进一步短缺,机构持续缺资产,债券供给尚未恢复,利率债净融资偏弱。市场主要担心的利空因素是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和发行时间,需要跟踪关注后续利率债发行能否缓解机构资产荒。此外,人民币汇率出现明显贬值,需要关注汇率约束能否放开,带来货币的宽松空间。
股市方面,上周A股市场上行遇阻,多个宽基指数收跌,结束了自春节前开始的周线五连阳行情,创业板指跑赢上证50,中证1000跑赢沪深300,小盘股相对领跑,市场赚钱效应转差,两市日均成交量仍维持在1万亿元以上。股市获利资金调整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市场一直是高低切换的轮动式调整,而不是指数层面的调整。月之暗面公司旗下大模型产品Kimi智能助手启动200万字无损上下文内测,随后获得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和用户量的快速增长,进而带动AI应用端落地的乐观预期,刺激AI应用概念涨幅居前。民航局召开通用航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打造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政策利好提振,低空经济概念涨幅居前。年后猪价强于市场预期,压栏、二次育肥零星进场导致供应压力后延或是主因,同时今年春节后消费降幅或不及往年亦有所支撑,养殖板块上周持续走强。具体来看,传媒、农林牧渔、计算机、社会服务、通信等行业领涨,煤炭、建筑材料、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家用电器等行业跌幅居前。
权益市场反弹遇阻,汇率超预期波动影响A股风险偏好,但非市场资金入市导致ETF放量,将上证指数托举于3030点企稳,指数层面难有较大调整空间,预计后市维持箱体震荡,短期关注海外扰动因素。从国内看,1-2月经济数据实现开门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但地产拖累仍深,春节消费支撑消费,社零增速稳在5%以上,虽然开年经济表现亮眼,但景气仍待增量需求支撑。从海外看,3月FOMC会议释放鸽派信号,利率水平不变符合预期,点阵图依然显示2024年降息3次,但会议上调了对本年度的GDP增长预测与通胀预测。鲍威尔确认在今年启动降息是合适的,1月和2月的CPI数据并未改变鲍威尔对去通胀进程的乐观态度,他强调就业过强不会影响降息决定,市场在会议前所担忧的二次通胀风险并未进入FOMC的视野。但由于上周受瑞士超预期降息,以及美欧制造业PMI剪刀差拉大等因素影响,导致欧洲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大涨,主要非美货币集体快速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