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前2周,8个交易日市场估值继续小幅调整,日均成交额8879亿元。各主要指数有所回调。上证指数、沪深300和万得全A分别下跌0.71%、1.74%和1.77%。创业板指、中证500、中证1000和科创50分别下跌3.04%、0.17%、1.88和3.19%。北上资金净流出153.6亿元。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受益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部分周期品板块表现较好,有色金属、煤炭、钢铁和石油石化板块分别上涨8.67%、4.10%、3.71%和2.45%。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或凭借其稳定的盈利能力表现优于各主要指数,上涨2.42%。房地产和非银行金融板块分别下跌8.49%和5.54%,或因近期地产数据和政策低于市场预期。电子、传媒和计算机板块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的背景下分别下跌4.47%、5.51%和6.84%。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4和2014年之后,国务院针对资本市场出台的第三个指导性文件。与前两次“国九条”相比,此次指导性文件更强调资本市场的政治性、人民性。
《意见》作为纲领性文件的发布,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新一轮全方位、深度改革的全面启动,随后通过“1+N”一系列细则的推出,将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深刻且深远的影响。文件主要聚焦在三个领域的监管加强:上市公司监管、金融机构监管、投资交易监管。针对上市公司监管,囊括了从上市到退出整个链条所有环节的改革,可以实现资本市场的良性新陈代谢,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和投资价值。《意见》还指出,建立培育长期投资的市场生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基础制度,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相信市场生态、业绩考核机制、产品供给优化后,保险、社保、养老、企业年金、银行理财、信托资金都会积极提升权益投资规模,成为长期资金的主要来源和资本市场的压舱石,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
新“国九条”将全方位重塑资本市场生态环境。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投资价值也将逐步提升,“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构建完成后,风清气正的资本市场将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包括海外资金入市,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意见》内容全面,体系科学完整,将引领中国资本市场脱胎换骨,完成蜕变,走向高质量发展,慢牛长牛可期。
2024年3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从1-2月的7.1%回落至-7.5%,市场预期为-1.9%;3月美元计价进口金额同比增速由1-2月的3.5%回落至-1.9%,市场预期为1%。总体看,3月出口增速下行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以及春节效应影响,即今年春节偏晚、外贸商3月复工偏晚对环比有所拖累。分产品看,3月主要品类出口增速大多回落,轻工纺织回落幅度最大,可能是因为其更容易受到春节效应影响;电子产业链维持较高景气度,仍然维持正增长。从一季度看,主要品类出口表现分化,轻工纺织同比较去年四季度大幅回升,汽车及配件出口增速高位放缓。往前看,随着基数回落、全球制造业周期的温和复苏以及春节效应的逐渐消退,4月同比增速或将反弹。
3月CPI同比增速较2月的0.7%明显回落至0.1%,低于预期0.4%,环比从2月的1%转负至-1%;PPI同比从2月的-2.7%回落至-2.8%,环比较2月略收窄至-0.1%。考虑到2月CPI同比大幅回升部分受春节效应的干扰,1-3月整体来看CPI同比为0%,较去年4季度同比-0.3%小幅收窄,核心CPI同比亦较去年4季度的0.6%略上行至0.7%,或显示CPI低位企稳,但回升动能低于往年季节性水平。今年1季度PPI同比较去年4季度的-2.8%略收窄至-2.7%,3月PPI环比降幅略收窄,但行业中分化加剧,国际输入性因素带动石油、有色相关行业价格上涨,而煤炭、钢材、水泥及装备制造或受国内复工偏滞后而价格回落。往前看,随着二季度基数对CPI和PPI同比的拖累放缓,以及国际油价上行,通胀动能有望延续温和回升
据Counterpoint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增长3%达到12亿部,其中带动增长的主要为150-249美元的中低端价位段和600-799美元的高端价位段推动。中低端价位段主要受益于印度、加勒比和非洲等市场的购买力恢复,高端价位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苹果和华为手机。创新方面,折叠屏手机的迭代和A手机的推出将持续刺激手机需求。据IDC数据,至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连续4年增速超过100%,但折叠屏在全球智能手机份额仅为1.4%,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除铰链、屏幕等技术外,折叠屏手机价格多在7000元以上,价格也成为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2024年4月9日努比亚发布小折叠手机Flip,定价2999元起,为目前折叠屏中定价最低的手机,成功将该品类价格打入中端价格带,有望为折叠屏手机渗透率提升进一步奠定基础,从而带动整体行业发展。建议关注相关板块及个股。
重点关注:1)国产替代及顺周期板块。2)AI 。
后续跟踪:1)地产、基建、消费数据、价格指数数据。2)海外经济数据和金融风险。3)中美科技摩擦变化。4)巴以问题存进一步扩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