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基金

红利投资成市场共识 介绍几位提前布局的基金经理

2024-05-30 18:00:49 作者:雷达君 来源:投基演绎法
红利投资,卢纯青,贾成东

去年下半年以来,红利策略成为市场主线,相关基金的业绩同样表现良好。截至 5 月 27 日,年内『红利指数(000015.SH)』涨幅 17.32%,远超大盘表现。尤其是新『国九条』之后,市场共识更加清晰,红利资产不再是追求短期收益确定性的投资方向,而是成为中长线值得关注的一类优质资产。

今年 4 月,国务院重磅推出新国九条,新规有一项提到,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那么,何为『红利投资』?

红利策略是一种以股息收益为重点的投资方法。它通过挑选那些派发较高股息的上市公司股票,构建一个投资组合,以期获得持续的股息回报。这种策略注重分析公司的现金流状况、股息的连续性和分红的比率,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以股息为主的收益。

追求红利策略的投资者期望企业能够提供长期且稳定的分红。然而,识别能够持续分红的公司并非易事。在此过程中,还可能遇到高杠杆率下的高股息陷阱、未来分红存在不确定性和价值陷阱

其实,市场上有一批早在 2022 年、2023 年初就发现红利投资机会的基金经理,并且敢于主动调仓并布局。透过这些基金经理的趋势洞察视角,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着这一轮红利资产的阿尔法机会。

今天,雷达君就为大家介绍几位投研基础扎实、精准抓住本次以央国企为代表的红利投资机会的基金经理。

中欧基金卢纯青


雷达君认为,卢纯青能够精准抓住红利投资机会的风口,得益于她的研而优则投的背景。

公开资料显示,卢纯青目前拥有 20 年的证券从业经验,目前担任中欧瑞丰灵活配置等产品基金经理的同时,也是公司投资总监之一。先后在银华基金和中欧基金两家权益大厂担任研究部负责人,是公募基金行业最早一批研究员。有全景的研究视野,曾担任银华基金研究部副总监(主持工作),历任消费组组长、金融地产组组长和总监助理,而在中信基金时,负责公用事业、金融、地产、汽车行业的研究工作。

与大多数研究员希望早早成为基金经理不同,早在 2010 年卢纯青有机会转任基金经理,但她认为,自己还想积累经验和知识。卢纯青说,我特别喜欢研究员这份工作,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不同的研究方法,总觉得自己看的行业还不够。

正是因为这一点,卢纯青选择继续在投研岗位上做积累,直到 2020 年才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扎实的投研基础和丰富的投研经验,使得卢纯青对证券市场风格转换、行业板块轮动以及选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在担任基金经理后,短短四年内两次抓住市场的投资风口。

2020 年,她担任中欧先进制造基金经理,持仓从传统制造业逐步调整到新能源行业,精准把握新能源投资机会。2023 年,她管理的『中欧瑞丰』逐渐将主要持仓转向央国企,踩中后来的红利投资机会。

事实上,早在 2022 年年中,卢纯青就看到了红利板块的投资机会,在 2022 年中期报告中,卢纯青表述,未来基于全球的基础能源价格在一个较高位置持续的过程中,企业的盈利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有一个较高的水平;周期板块正迎来高盈利低波动、估值位于历史低位,且有较高的分红收益的时刻。我们判断在一定程度是较为稳健的投资领域。

在看准红利板块的投资机会后,卢纯青的在持仓上做了相应配置,2022 年中报显示,中国海油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出现在其管理的『中欧瑞丰灵活配置』十大重仓股名单中,中国海油更是一跃成为第一大重仓股。

时间进入 2023 年,卢纯青基于长期机会的维度,更为积极地拥抱央国企的投资机会。截至 2024 年一季度末,『中欧瑞丰灵活配置』前十大重仓股中,央国企占比已经达到 8 成。

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国有企业在从 10 到 N 过程中的潜力。卢纯青认为,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做投资,除了自下而上的选股,还需要结合自上而下的判断。作为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过去重视寻找行业从 1 成长到 10 的机会;随着各个赛道增速放缓,科技强国、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愈发受到重视,寻找从 0 到 1、从 10 到 N 的机会是更切实可行的。她表示,在从10到N的赛道中,国有企业有资源禀赋、有能力有动力去做大做强。

除此之外,她也在从 10 到 N 的赛道之中买到了受益于出海逻辑的板块,比如工程机械家电领域,这些本身是中国的龙头现在正在挑战和成为世界的巨头。早在『中欧瑞丰』 2023 年中报,家电出海企业龙头代表海信视像等已出现在前十大重仓中,直至 2024 年一季度的报告中仍能看见其身影。

中欧瑞丰十大重仓股.jpg

数据来源:重仓股及相关数据来自基金定期报告,所属概念板块数据来自wind。


在 2023 年年报和 2024 年一季报中,卢纯青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其选股逻辑的思路,她认为,考虑到目前市场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投资的第一考虑的是估值要足够低,同时央企的效率提升也在逐步兑现中,低估值+效率提升的央企符合目前的宏观状态。随着国企的机制逐渐理顺,在国家已进行了数年的国企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看到在很多制造业领域,尤其是有较高投资壁垒的行业,国企担当了全球的技术领先、产能扩张、产业链控制以及全球竞争性定价的引领者。更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了自身的现金流管理能力以及获得全球定价权。

得益于 2023 年下半年以来的红利投资机遇,『中欧瑞丰灵活配置』同样收获了不俗的业绩。截至 5 月 8 日,『中欧瑞丰』近半年收益率已达 21.1%

中欧瑞丰灵活配置A近一年表现

中欧瑞丰净值.jpg


『中欧瑞丰灵活配置』的行业配置中我们可以看出,卢纯青没有把仓位集中在单一行业上,而选择优质行业,然后精选行业龙头股进行配置。截至 2023 年底,石油石化煤炭国防军工以及机械设备行业在该基金中占据重要仓位,从一季度末的重仓股分析,这些行业仍然占据重要位置。而上述行业龙头大多是红利风格的央国企,这也正是 2023 年下半年以来的风口。

招商基金贾成东

贾成东,因其独特的景气度投资框架而为人们所熟知。

贾成东的景气度投资框架,是从行业和主题出发,切入景气度的投资风格,不考虑估值,通过不断比较,把握处于景气度较高的行业优质公司。

贾成东,2008 年 2 月加入国泰基金,曾历任量化、宏观、策略、煤炭及银行研究员。2013 年 11 月起担任国泰基金的基金经理。2015 年加入招商基金,2016 年 12 月 31 日担任基金经理,现任投资管理四部专业总监。

景气度的投资风格,比较依赖基金经理对于行业的理解和把控,得益于长达 7 年的宏观策略研究,贾成东非常善于在股市中抓住风口。

『招商行业精选』是贾成东的代表产品,同时也是他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最新规模 25.21 亿元,通过『招商行业精选』的资产配置,能够很好的体现贾成东在行业景气度发生变化时,完美把握行业轮动机会的投资风格。

贾成东自 2016 年 12 月 31 日起担任『招商行业精选』基金经理,从其行业暴露来看,大范围的行业切换经常发生。这与部分基金经理那样专注某一个或几个行业不同,这和其投资思路有关,哪个景气度高就配置哪个,和行业属性无关。

比如 2019 年前 3 季度市场反弹,贾成东重仓配置了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等高景气度行业;2019 年 4 季度开始,到 2021 年的结构牛市中,其选择重仓的是消费电子TMT新能源汽车等高景气度行业。

招商行业精选行业配置

招商行业精选行业配置变化.jpg

数据来源:Wind


2023 年下半年开始,贾成东再次进行了大范围的行业切换,重仓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高分红板块。

招商行业精选2023Q2重仓股变动一览

招商行业精选重仓股变化.jpg


可以说,贾成东此次的调仓换股犹如手术刀般精准。这使得『招商行业精选』的业绩表现十分亮眼。截至 5 月 8 日,『招商行业精选』今年以来收益率高达 12.53%,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以及沪深 300 。

宏利基金庄腾飞

庄腾飞的入选应该说是水到渠成。

从 2009 年入行伊始,庄腾飞的研究方向就是金融周期行业,而后扩展到宏观策略总量研究,再到低估值红利风格资产投资,再后来到白马风格投资。近 2 年,庄腾飞再次回归金融周期领域和周期红利风格投资。其代表产品『宏利市值优选』可以说很好的把握住了 2023 年以来高分红和大周期方向上投资机会。

和卢纯青、贾成东一样,庄腾飞早在 2022 年就看好周期红利方向资产,并于2023年底公开发表了『周期股将迎来 3-5 年的较好投资机遇』的观点。

2023 年,『宏利市值优选』逐步配置了紫金矿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央国企公司。

宏利市值优选重仓股.jpg

在逐渐增配红利资产的过程中,『宏利市值优选』也取得了较为优异的业绩。截至 2024 年 5 月 8 日,『宏利市值优选混合A』今年以来收益 18.36%,近 1 年回报为 11.08%,在震荡市中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小结:

和股吧中那些仿佛开了上帝视角,挥斥方遒、指点江山,能够精准踩中每一个风口、收益动辄十倍起的某些股民不同。现实中,没有上帝视角的基金经理,对基于宏观判断下的风格切换都是异常谨慎的,因为一旦判断有误,大概率会对产品的收益造成负面的影响。

卢纯青、贾成东、庄腾飞能够较为精准地把握板块轮动的投资机会,正是基于多年宏观研究积累下,对各类资产特点的高度掌握。

市场对每一位基金经理都是公平的,想要抓住风口,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借用卢纯青的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与奋战在投资一线的朋友们共勉。

『当今世界的变化速度前所未有,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新模式、不断升级的投资理念,都需要投研人士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