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方面,债券市场曲线保持平坦化,短端受制于资金面偏贵和银行负债端压力增加的影响,表现相对偏弱。农商行买入力量仍然较强,对于中长端有支撑。权益市场表现对债券市场也形成阶段性的扰动。周五社融数据表现较好,带来了长端的调整。
基本面方面,1月,CPI同比0.5%,预期0.5%,前值0.1%;核心CPI同比0.6%,前值0.4%。PPI同比-2.3%,预期-2.3%,前值-2.3%。在春节因素的影响下,节日消费需求增长,CPI同比跳升至0.5%。天气偏暖,食品价格上涨低于季节性。春节出行和文娱、旅游消费增加,导致春节服务相关分项表现较好。后续需要关注春节错位效应下的2月CPI表现。
流动性和政策方面,央行受限于汇率和利率压力,资金面保持偏紧。汇率方面,美元偏强,央行保持人民币中间价维持在7.2以内,体现了明确的稳汇率信号,利率方面,前期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速度较快,央行也倾向于放缓收益率下行的速度。2025年1月新增专项债2000亿左右。根据地方债和国债发行计划以及当前单只国债发行规模预测,2月利率债净融资可能在1.5万亿左右,但新增专项债规模在3000亿左右。
整体来看,2024年9月以来,政策发力稳增长,带来数据阶段性企稳,反而使得政策再度加码的必要性降低,政策的脉冲式效果开始减退。在实体融资需求仍然偏弱的前提下,央行对于信贷数量的诉求边际增加,可能带来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的现象;资金可能维持紧平衡:一是信贷投放增加,银行负债压力仍然存在,预计银行融出减少,存单利率居高不下;二是贸易谈判的背景下,人民币中间价保持稳定,稳汇率要求仍然在,因此制约货币政策的主动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