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基金

深挖国产『硬科技』指数四大亮点!新一波增量资金在路上

2025-03-05 16:14:57 作者:雷达君 来源:投基演绎法
科创板,ETF,鹏华

春节期间,DeepSeek 悄然风靡全球,其开发成本相当低,大约只需要 600 万美元,而大型科技公司开发类似产品往往要投入 1 亿美元甚至更多。DeepSeek 横空出世成为搅动全球 AI 格局的一条鲶鱼。

在此之前,中国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部分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国产硬科技正逐步从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部分创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作为国内资本市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之一,科创板云集了大量硬科技公司,吸引了大量专注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IPO 募资及再融资规模总计突破万亿元。其中,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51 家,60 家跻身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之列。

不过,开通科创板需要同时具备两个硬性条件,即 20交易日日均资产 10 万以上,并且满 2 年股票交易经验。投基演绎法注意到,对于资金量较小或者初入股市的新股民而言,投资科创板始终存在障碍。3 月 4 日正式上市的科创综指ETF鹏华(589680)则成为科创板投资的新利器,可以完美解决上述投资者无法直接投资科创板公司的痛点。今天,投基演绎法就为大家全方位的分析科创综指ETF鹏华(589680)这只产品。总的来说,科创综指ETF鹏华(589680)具有以下四大亮点:

亮点一:投资便捷、低成本

2021 年以来权益产品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加大,ETF 基金凭借其分散风险、交易便捷、透明度高、投资门槛低等优势,成为现代投资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截至 2024 年第 4 季度末,权益类指数基金的总规模已达到约 3.35 万亿元。

参照国外市场的经验,未来国内以 ETF 为代表的指数基金投资市场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美国指数基金全球规模最大,到 2022 年底,指数基金总额增长到 10.9 万亿美元,在全球比重超过 70%。在非货基金的资产比重中从 2013 年的 25% 快速增长到 2023 年接近 50% 的水平。美国指数基金中被动投资逐步成为主流,全球化配置的比例也有所提升。

此外,欧洲指数基金规模也远超国内市场,其规模达到了 3 万亿欧元,占公募非货比例近几年也持续上涨,接近 30%。养老金制度改革后,机构投资者产生了提升投资收益的需求,促进指数基金发展。

随着国内市场逐步成熟,越来越多普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发现 ETF 的好处。有不少配型机构资金认为,ETF 基金的运作透明度较高,通过紧密跟踪指数,力求将跟踪误差降至最低,确保投资者能够获得与指数相近的收益,减少了主动管理基金可能存在的风格漂移问题。

亮点二:指数全面覆盖科创板

科创综指ETF鹏华(589680)挂钩的是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下称科创综指),科创综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符合条件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组成指数样本,并将样本分红计入指数收益,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在计入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ST、*ST证券和上市不满一年的公司除外,科创综指不设成分股数量限制,动态吸纳所有科创板企业。相比于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以及「科创200指数科创综指完整保留从千亿市值巨头到百亿潜力新星的科技梯队。

科创综指覆盖面广,能较全面地代表科创板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科创综指样本股有 567 只,占科创板上市企业的 97.25%,指数覆盖总市值达 6.8 万亿元,占科创板总市值的 97.29%。相比而言,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以及「科创200指数则分别代表大盘、中盘、小盘的科创板公司特征,其中科创50指数代表科创板大市值股票的表现,「科创100指数代表科创板中等市值股票的表现,「科创200指数代表科创板小市值股票的表现。

亮点三:科技创新特性突出

科创综指的行业分布更加多元均衡,有助于降低单一行业风险。科创综指成分股分布在 15 个中信一级行业和 36 个二级行业中。从行业占比来看,科创综指的前三大行业为电子(48.23%)医药(16.76%)机械(10.05%),集中分布在以科技、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兴成长行业。相较于科创50指数科创综指单一行业集中度不足 50%,整体分布更为多元均衡。

鹏华图片1.jpg


科创综指前十大成分股合计占比 24.92%,主要来自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十大权重股总市值都在 650 亿以上,所属公司品牌优势突出,科研实力雄厚,在硬科技企业中有较强的核心资产特征。

工信部分别于 2019 年 5 月底、2020 年 11 月中旬、2021 年 7 月底、2022 年 8 月先后发布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 9000 家公司入选。截至 2024 年 11 月 1 日,科创板中专精特新公司数量达 265 只,数量占比为 46%,显著高于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说明科创板聚集的新兴产业企业更多,更具备创新性。

亮点四:ETF大厂出品

首批科创综指 ETF 共有 13 只,这 13 只产品跟踪两大指数,一是科创综指,二是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绝大多数跟踪的是前者,科创综指ETF鹏华(589680)就是其中之一。

鹏华基金自 2009 年推出首只指数基金,并于 2013 年发行首只量化专户产品。经过 15 年的深耕细作,历经多轮市场牛熊转换的洗礼,公司已构建起一支分工明确、协作紧密且成熟稳定的投研团队。目前,鹏华基金量化团队合计 22 人,其中主动量化组 14 人,被动指数组 8 人,并保持健康有序扩增态势。

投基演绎法统计,不含联接基金,鹏华基金管理指数类产品共计 66 只,实现主动量化与被动指数、宽基与主题、A 股与港股、场内与场外的全覆盖。其中行业主题 39 只,宽基策略 13 只,境外指数 7 只,主动量化 7 只。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管理各类资产规模超 780 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超 750 亿元。主要产品线中权益 ETF 管理规模约 490 亿元,包含专户产品,主动量化规模约 60 亿元。

此外,鹏华基金对科创综指ETF鹏华(589680)也非常重视。科创综指ETF鹏华(589680)由量化投资知名基金经理苏俊杰管理,其毕业于量化投资的殿堂芝加哥大学的金融数学系。苏俊杰率团队构建了一套在公募主动量化领域比较独特的 AI+ 基本面量化模型。通过人工智能更高效进行海量的数据挖掘和信息合成,再结合成熟的基本面因子体系,形成了机器算法和主观逻辑的互补。对科创板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科创综指ETF鹏华(589680)的机会。



风险提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